2011年7月5日 星期二

中醫正骨術 在民間神祕流傳



在古代的醫籍裡有「正骨」、「整骨」這樣的辭彙。中國古老的「正骨」手法一般在學習武術的人群中流傳,而且代代相傳。所以過去的人一旦發生跌撲損傷就直接到「國術館」治療。中醫所稱的「手法」就是以兩手安置受傷的筋骨,讓它回到原來的位置、角度。

傳統中醫正骨術已經在民間流傳數千年了,它不用開刀,只使用雙手觸摸皮膚,就能夠準確判斷筋骨及骨折情況,在不知不覺之中,頃刻間接上斷骨,再加上幾副中藥,就治好了。


古代最嚴重的跌撲大概就是從馬背上摔下來;習武練武之人打鬥受傷或是武術派別的鬥爭;以及從高處取放物品跌落下來。較少像現代人這般,大面積的人群發生脊椎異位變形,這對古人來說,是不可想像的事。

中醫認為「背骨」是人體背後大椎骨以下,腰以上那條居中的骨節,也叫做「膂骨」,一般人稱它「脊樑骨」。醫書上說:脊骨上載兩肩,內繫臟腑。如果先受風寒,後被跌打損傷者,瘀聚凝結,若脊筋隴起,骨縫必錯,則成傴僂之形。」

治療方法「先揉筋,令其和軟,再按其骨,徐徐合縫」,背膂就可以直起來了。與西方整脊術不同的地方。中醫治病是內外合治的,所以除了手法外,還要內服、外熱敷,才算完整的治療。

現代由於西方醫學的引進,傳統「正骨」的治療手法也逐漸被遺落,讓這些原本簡單易治的小病,如閃腰、扭筋、脫臼等,變成了很多慢性病的源頭。

當一個人脊椎不正時,則督脈與夾脊兩旁的太陽膀胱經經氣會同時受阻,阻於頸部以上,則頭暈目眩、頭痛、鼻病、目風,頭面發病;阻於胸椎則發生咳喘、心悸、氣短、胸悶及癲癇,心肺症;阻於腰椎則大小便不通、腹泄、痔瘡、遺尿、腰背強痛難以屈伸俯仰、下肢痿痹或女子帶下、月經不調、不孕;男子陽萎、遺溺、滑精等下半身生病。

這個原因造成的全身疾病,藥物治療毫無效果,病人會自覺全身無處無病,而且不管看哪一科醫生,吃甚麼藥,結果都是諸藥罔效。因而對所有醫生失去了信心。

許多患者經常會誤以為自身病勢嚴峻,求醫無門,而產生悲觀絕望情緒,甚至性格變異,人際關係乖舛,最後變成家庭與社會的負面人物。如果能懂得從外科脊椎矯正入手,配合內科調養,其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重病。

中醫正骨術治療手段簡單,花錢少,效果好,痊癒快。目前在美國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。而加州法律已經認可正骨醫師在美國可以開館行醫。在法律給予更多的保護之後,正骨術能有機會造福更多患者。

因此,建議病人即使短時間內無法找到手法高明的正骨醫師,也可以透過靜坐、游泳、煉功、瑜珈等持續有恆的鍛鍊運動加以改善,千萬不要灰心喪志。

脊椎保養 從孩子發育前做起

一般人誤認為「正骨」「整骨」是治腰酸背痛,肩膀抬不起時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。但這是錯誤觀念!因為一旦出現這些症狀,疾病也已經相當深入。

因此建議,當發生撞擊、跌撲、車禍等事故,無論事後有沒有痛苦的症狀,最重要的是,你必須找一位正骨師檢查每個脊椎位置對不對?骨盆正不正?兩腳是否一樣長?如果每個人每年都能做脊椎健檢,便能預防許多難以醫治的病痛問題。

留意一下身旁週遭的老人,你不難發現,凡耳聰目明,步履輕快的老者,必定骨架端正,一生很少病痛。平日重視整脊保健,會是一個聰明的選擇。

作為父母,關心子女的脊椎問題,遠比他考試的分數重要得多,因為這關係到孩子一生的健康與幸福。特別是女生小學四、五年級起,男生五、六年級起,進入發育期前,最好每年帶孩子去做檢查,把脊椎調正。以確保小孩能夠勻稱健康的成長。

中老年養生保健頸椎導引術

導引術是中國傳統養生的方法,以緩慢的肢體動作為主,配合呼吸,達到調和氣血、平衡陰陽的效果。如果動作正確,在很短的時間,就可以見到驚人的效果。

現在的人精神壓力太大,加上工作時間過長,很多人脖子僵硬,肩膀酸痛。下面介紹一則筆者改良的簡易有效的頸椎導引術。

1、盤坐,散盤、單盤、雙盤皆可。兩手掌輕輕放在兩膝上。如果在工作場所,不方便盤坐,在椅子上或站立姿勢也可以,兩手放鬆在身體兩側。

2、靜下心來,統一意識。全身放鬆,將呼吸速度儘量放慢。

3、慢慢吸氣,聳高雙肩,頭頸往下壓,把整個脖子埋進雙肩後,下巴往前伸到極限。肩膀更往上提升,下巴再往前下壓。達極限時,停留10秒。

4、瞬間放下雙肩,從嘴裡大量快速吐出氣來。

5、恢復自然呼吸。兩手臂放鬆,置於身前,雙手輕握(坐姿)或置於身側(立姿)搖動雙肩。雙肩以後、上、前、下方向搖動繞圈5回;然後,以前、上、後、下方向搖動繞圈5回。

6、第五項動作改為單肩輪流,先左肩,後右肩搖動繞圈,或者先右肩,後左肩搖動繞圈皆可。

16項動作做完算1遍。每日早晚各做3遍。剛開始做的時候,放鬆技巧不純熟,或者肩頸部位氣血淤滯嚴重的人,會感到頭、肩、頸更加酸楚痛苦,可以在難受時,隨時多做幾次,也可以熱敷、推拿、按摩來緩解。一段時間後就會明顯改善。

此術有助肩頸、頭面部氣血循環,對眼力、記憶、睡眠非常有幫助,是中老年人極佳的養生保健法。

 本文原載於香港《大紀元時報》2011年07月25日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